2006/07/25

後山地圖

毫不考慮便買下「後山地圖」,一方面很喜歡台灣歷史相關書籍,買下做個人收藏,一方面也很好奇這本書到底寫的如何。


這方面的書看了不少,對這類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書要求就比較高,總是想書市上不知流通多少掛上台灣歷史招牌、表面功夫做的煞有其事的書。「關於拉馬達仙仙與拉荷阿雷」就寫的不錯,故事很有意思,文筆樸素卻把情感寫得很深,這是王家祥厲害的地方,味道和趙聰義「興建在祖居地上的日本路」有點像。「福爾摩沙抒情誌」寫漢人抗日經過,簡媜是寫作出身,文字功夫沒話說,所以這是篇情緒豐沛的作品,好看是來自他的好文筆。那,「後山地圖」呢?

故事是很多人都著墨過的:原住民與日本人的衝突造成的無奈悲劇。男主角井上的出場就讓我眼睛一亮,他有鹿野忠雄的影子,但他對台灣的愛戀卻因政治和歷史無法實現。理蕃開始了,雖然他們都渴望和平,想擁有無國籍無政治立場的感情,卻都那麼難。登山社學生在部落遇見一個老阿婆,老阿婆拿出一張地圖,帶出那段山裡的故事。

「後山地圖」文筆清逸,故事像小溪流緩緩流過,但每個人物背後都有澎湃的情感,樸實的文字卻把他們的互動寫很深沉,衝突也是在很安靜的文筆下,留下重重的哀傷與無言。每個場景、每個心境,都不遺露半點地貫穿整個故事,扣除歷史,這是本很棒的文學作品,故事鋪陳和文筆都不流俗。註解詳細地交代故事背景與歷史事件,文學之外,也是本不嚴肅的歷史書籍。

老阿婆問那群大學生,為什麼要找這條古道?領隊說:前人走的路,後人應該要知道。這段引子讓我想起一個朋友,場景也剛好在我跟他爬過的唯一一次山-新城。朋友說:現在山裡活動的人少了,總覺得山裡寂寞很多。歷史會過去,但總會有人記得。我想,他也會很喜歡這本書。

沒有留言: